闽江学院省(部)级科研机构基本情况
我校现有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、3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、1个共建省级工程技术创新中心、1个“一带一路”联合共建实验室、1个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、2个省级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、1个省级科技创新基地、1个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、1个省级行业技术开发基地、1个省级协同创新院、1个省级创意设计中心、1个省级产业集群窗口服务平台、2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、1个省级高校特色新型智库、1个省级新型智库基地、1个省级智库分中心,其他厅级各类科研机构15个。详见下表。
闽江学院省(部)级科研机构一览表
序号 | 科研机构名称 | 批准单位 |
一、省级重点实验室 | ||
1 | 省科技厅 | |
2 | 省科技厅 | |
3 | 省发改委 | |
4 | 省科技厅 | |
二、省级工程研究中心 | ||
5 | 福建省船舶智能航行安全控制工程研究中心 | 省发改委 |
6 | 省发改委 | |
7 | 国家水运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分中心 | 国家水运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|
三、省级工程技术创新中心 | ||
8 | 自然资源部东南生态脆弱区监测修复工程技术创新中心 | 自然资源部 |
四、“一带一路”联合共建实验室 | ||
9 | 智慧海渔与智能生产新一代信息技术联合研发中心 | 省科技厅 |
五、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 | ||
10 | 省科技厅 | |
六、省级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 | ||
11 | 省级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(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) | 省科技厅 |
12 | 省级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(海洋学院) | 省科技厅 |
七、省级科技创新基地 | ||
13 | 福建省心理健康人机交互技术研究中心 | 省科技厅 |
八、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 | ||
14 | 省科协 | |
九、省级行业技术开发基地 | ||
15 | 省工信厅 | |
十、省级协同创新院 | ||
16 | 省发改委 | |
十一、省级创意设计中心 | ||
17 | 福建省服装创意设计中心 | 省发改委 |
十二、省级产业集群窗口服务平台 | ||
18 | 省工信厅 | |
十三、省级协同创新中心 | ||
19 | 水上生产安全控制与生态治理协同创新中心 | 省教育厅 |
20 | 面向智能化生产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| 省教育厅 |
十四、省级高校特色新型智库 | ||
21 | 省教育厅 | |
十五、省级新型智库基地 | ||
22 | 福建省政协经济委员会新型智库基地 | 省科协 |
十六、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| ||
23 | 先进运动控制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| 省教育厅 |
十七、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| ||
24 | 海洋生物与药物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| 省教育厅 |
25 | 海洋智能船舶装备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| 省教育厅 |
26 | 工业机器人应用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| 省教育厅 |
27 | 绿色材料与化工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| 省教育厅 |
28 | 纺织服装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| 省教育厅 |
29 | 电子信息与控制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| 省教育厅 |
十八、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| ||
30 |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| 省教育厅 |
31 | 效率与生产力研究中心 | 省教育厅 |
32 | 省教育厅 | |
33 | 海洋旅游研究中心 | 省教育厅 |
34 | 省教育厅 | |
35 | 省教育厅 | |
36 | 省教育厅 | |
37 | 闽都历史文化研究中心 | 省教育厅 |
十九、省级智库分中心 | ||
38 | 闽侨智库闽江学院研究中心 | 省归国华侨联合会 |